臨近過年,老家的表妹打電話過來問我:“姐,過年你幾號回老家來?。课覀兗乙呀?jīng)做好糍粑,給你留了幾塊,等著你回來拿呢!”聽著表妹說起了我最愛的糍粑,滿心歡喜,答應(yīng)表妹今年一定回老家,看看老家的父老鄉(xiāng)親,也嘗嘗家鄉(xiāng)的特產(chǎn)——糍粑。
回想起過去的這幾年,因為諸多原因,每到春節(jié)都未能回老家看看。聽表妹說家鄉(xiāng)現(xiàn)在都大變樣了,好多村子都已經(jīng)在開發(fā)中,鄉(xiāng)親們都搬到了鎮(zhèn)上,住起了樓房。然而讓我沒有想到的是,他們還保留著以前農(nóng)村過年的習慣,自己親手做豆絲、苕果、糍粑。
我的童年是在農(nóng)村老家度過,記得到了臘月即將過年的時候,各家各戶都會拿出自家種的糯米,然后邀上幾個左鄰右舍的自家親戚,大張旗鼓地做起糍粑。在我的記憶里,做糍粑有一套很復雜的工序,先把糯米淘好,然后在冷水中泡上一整天,讓糯米充分吸收水分,變成一粒粒的胖“娃娃”。將泡好的糯米放在家中的大木桶中用柴火灶把它蒸熟,蒸熟后的糯米酥軟可口,可這時的糯米可不是用來直接吃的,大人們就將木桶抬起,倒入另一個更大的木桶中。這個時候,就是叔叔伯伯該“出手”的時候了,三四個叔叔伯伯一人拿著一個大木槌,開始了“打”糍粑。他們按照排列順序,一下接著一下地將木槌“打”在了桶里的糯米上,直到桶里看不到糯米的米粒,才算是將糍粑打好。打好的糍粑不能久放,需要立即動手將它做成各種形狀。在我的家鄉(xiāng),都是把糍粑做成大圓餅狀,母親拿出一塊白色的棉布,鋪在大桌子上,從木桶中挖上一塊“糯米糊”,放在棉布上,按壓成圓圓的大餅,表面揉光滑,一個個大糍粑就在桌子上排列開來,最后讓糍粑冷卻成型。做好的糍粑放在水中泡著,可以放上很久,哪天想吃糍粑了,就從水中撈上一塊,用菜刀切成小塊,想吃煮的糍粑就把糍粑下到豆絲中,再放上白菜,煮熟,咬上一口,特別好吃。母親喜歡直接水煮糍粑,再放上白糖或紅糖,甜甜的,還有嚼勁。而我,喜歡烤糍粑,拿起兩塊長方形糍粑,將火鉗稍微張開一點,細心地把糍粑平放在火鉗的兩條腿上,慢慢地將火鉗送到柴火灶中,放在火堆的上方,讓糍粑在火的溫暖中慢慢融化,硬硬的糍粑慢慢地變軟了。為了讓上下兩面受熱均勻,中途得給糍粑翻個面,再送進溫暖的柴火灶。沒一會兒工夫,糍粑就像充了氣的氣球,鼓了起來,這個時候,糍粑就烤好了,可以將火鉗抽出來,拿起糍粑享受美味了。如果再多烤一會,鼓起的糍粑就會被“肚子”里的熱氣沖破“肚皮”,然后就塌下去了,可以明顯看到氣從破孔中呼呼地往外冒。剛出灶的糍粑特別燙,我們這些好吃的小孩子卻不怕燙,撩起衣角,然后將糍粑用超級快的速度拿起往身上丟,糍粑穩(wěn)穩(wěn)地躺在衣兜上,等待糍粑稍微涼一點,我就迫不及待地將它送到了嘴邊,一口咬下去,外脆里軟,好吃極了。
后來的后來,我離開了家鄉(xiāng),來到了異地他鄉(xiāng)。超市的食品區(qū),都會有糍粑的身影,將它帶回家,煮著吃,烤著吃,可再也找不到小時候家鄉(xiāng)糍粑的味道。有時候我會問身邊的老鄉(xiāng):“你說為什么外面賣的糍粑就是沒有以前農(nóng)村做的糍粑好吃呢?”“農(nóng)村的糍粑真材實料,人工打造,純天然綠色食品。”老鄉(xiāng)的回答,讓我更加留戀家鄉(xiāng)的糍粑。今年過年,一定回老家……
(芳草)